大批新生代农民工要进城改变生活的需求是现实的,而其中很多人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
—别怪他们太盲目
前几天,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,说是一位记者乘长途车前往广东东莞采访,车行途中上来两位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轻女孩,售票员问她们要买到哪里的票,她们却反问售票员,“我们要找工作,到哪儿下车好?”看到这儿,不禁有些替她们担心: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时候,这样开始进城务工的旅程,是不是有点太盲目?
数字显示,上述新闻并非个案。据估计,今年进入广东的外省农民工将达970万人,其中约200万人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,就业存在较大困难。北京劳动部门的检测显示,春节后返京的农民工返岗数量不足60%,其余全部是“现找活儿”的状态,他们几乎是只带着三四百块钱就开始“闯荡京城”。
在这些略显盲目的求职队伍中,闪现的大多是“80后”和“90后”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影。缺乏明显的求职目的,缺乏现成的就业岗位,我们担心的所谓盲目在他们看来是年轻人该有的勇气和闯劲,“工作再难找也要勇敢地走出去”,“出去就有机会”,“总比呆在家里强”,是经常听到的理由。
在担心他们太盲目的同时,我们似乎也该思考他们执意离乡进城的背后原因:他们当中许多人刚走出校门就奔城门,基本没有干过农活,没有必备的农业生产技能。他们不像父辈那样肯吃苦,觉得务农的收入过低,无法安心于田间劳作。此外,虽然近年来国家出来一项项强农惠农政策,逐年加大涉农资金投入,给乡村大地带来了很大变化,但在这群年轻打工者眼里,依然存在的城乡差距变得十分具体:家乡没有网吧,没有舞厅,没有健身场所,一到晚上一片漆黑寂静,这让他们没有地方去释放生机勃勃的青春年华;家乡通了水,通了电,可是由于电压、水压不稳,买了台洗衣机也许只能当成盛米的缸......这一切都让他们更加怀念城市的繁华与便利,更加渴望在城市找到自己的新生活。
新生代农民工要进城改变生活的需求是显示的;当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,仅能提供有限的就业岗位也是现实的,这样的供需矛盾要正视也要尽早想办法解决。从输出地来讲,应该与输入地加强用工信息的沟通,了解输入地城市的新需求,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,增强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优势,别再盲目起程。更重要的是,城市也要敞开大门,打破城乡壁垒,创造条件,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,成为市民。输入地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,加大对企业有其是中小企业的扶持,让企业加快发展以创造更多的“饭碗”。同事,我们应该努力缩小城乡差距,让乡村的发展变化更加迅速,让乡村变得更现代化更有吸引力,让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只是向往单向的流动,也愿意并能够在乡村实现自己的梦想。